然而,納許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由於頭腦過於特殊而得了精神病。若不是由於他的精神病因素,諾貝爾頒獎委員會早就發給他獎了。納許的天才使一般的數學家在他面前幼稚得像一個小學生。這樣的人歷史上只有Galois能與之相比,也許還有高斯,或許印度的Ramanujan也可相提並論。
一位友人跟我一起看PBS關於納許生平的記錄片時由納許的天才聯想到我們中國的數學天才。他提到了華羅庚和陳省身兩位數學大師。我不禁為華羅庚的命運而感慨,說如果華羅庚像陳省身那樣留在美國做研究,那麼他的成就要比現在大得多。不想,受到了友人的搶白。他說華羅庚不像我等自私,他為了中國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我無言以對。
我私下裡想,華羅庚在經歷了種種坎坷後到底後悔了沒有?如果他知道自己後來悲慘的命運他當初還會回國嗎?當然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於是產生了想瞭解華羅庚生平的願望。這時正好看到一本由華羅庚的學生王元寫的一本「華羅庚」的傳記英譯本,便研究起來。我想探究一下造成華羅庚悲劇的根源。華羅庚已經去世十七年了,現在來談他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呢?時下興起一股「海歸潮」,而海歸者往往打者愛國者的旗號,他們中當然有像華羅庚這樣的真正的愛國者。為了使他們不再重蹈華羅庚的覆輒,有必要研究一下華羅庚悲劇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環境。
華羅庚的一生到底是不是悲劇呢?王元在書裡肯定了悲劇的說法。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如果不能專心致力於自己所衷愛的科學研究的話,還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呢?華羅庚在交代王元為他準備寫傳記時,再三叮嚀一定要把文革這段歷史寫進去。是華老對這段歷史情有獨衷嗎?不是,而是這段歷史深深傷害了老人家的心。他是要為後人留下警訊。王元和胡耀邦曾多次勸華羅庚提筆寫自傳。華羅庚幾次提起筆來,想起自己年輕時是那樣馳騁數學王國,好不瀟灑;而如今落得如此田地,回國三十年來沒有大的作為,對比前後,情何以堪!於是這筆始終落不下去。最後只好把重擔交給得意門生了。
文革對華老傷害最大的是,抄家使他痛失多年辛勤研究的手稿。有些損失是難以挽回的。華羅庚的晚年最大的心願之一就是恢復那些手稿中的研究成果。華老說,恢復以前的結果比原先創造這些成果時所花兩倍的時間還不止。有些甚至是終生遺憾。如果華老在文革期間能夠像楊振寧,李正道,和陳省身等大師一樣在美國潛心研究,那他老人家所做出的成就還要巨大,不僅中國人得益,全人類都得益。不過這樣的話,就會被左派們罵為不愛國。罵就罵吧
華羅庚的一生凡七十五年,以1950年為界分為兩大部分。50年前,他成果卓著,奠定了他在國際數學界大家的地位。50年是他回到祖國的一年。從他的履歷表來看,50年後,這位數學大家便不再有重要的原創性工作了。50年後,華老自認為最重要的工作是,寫了四本書。當然華老的書寫得非常好,是經典著作,但寫的主要是他在50年前做的成果。其它,華老為推動中國數學和經濟的發展貢獻良多,比如推廣優選法等。
要說華老50年後便沒有原創性工作也不完全對。他頂著政治運動的血雨腥風仍頑強地做數學研究,厚厚的稿紙記錄下他許多智慧的結晶。然而,不等他把自己的成果變為鉛字,就被紅衛兵付之一炬,天才悲痛欲絕,精神受到極大的摧殘。如果華老能精神愉快地工作與生活的話,他應會活更長的時間。與華羅庚差不多大的陳省身,在美國自由的學術空氣下,發揮得淋漓盡致,年過九十仍很有精神。
我最早知道華羅庚是因為他推廣優選法,全國各地都有華羅庚小分隊的足跡。當時文革還如火如荼呢,但優選法被宣傳得神乎其神,據說,用優選法蒸出的饅頭特別好。優選法也就是0。618法或黃金分割法,果真那麼神奇嗎?為什麼現在很少聽說有人用它了?連在科技最發達的美國都很少聽說這麼好的方法。我相信沒有一個家庭主婦蒸饅頭用優選法的,只有書獃子會去用。然而,華羅庚的苦心我很能理解。當時華夏大地已經安放不下一張數學家的平靜書桌了,數學家不願虛度自己的生命,絞盡腦汁想出這麼一個權宜之計,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盡一分力。遺憾的是,當時的領導人對發展經濟並不感性趣,正在與人鬥其樂無窮呢。當權者更感性趣的不是發展生產的有效方法,而是抓階級敵人的有效方法。
華羅庚的一生做了哪些重要的工作呢?可以從華老交給王元的傳記寫作提綱看出。華老把自己認為一生中值得一寫的工作列出如下:
1。完全三角和。達芬波特是如何忘記他是(該文章)的審稿人的。
2。愛思特曼的原始懷疑在改動了幾個字後消失了。這是達芬波特所引用的關於林尼克和希爾伯特的來源。
3。泰瑞問題
4。維諾格拉多夫的影響
5。關於中國當代數學的初始影響
6。被鎖住和改變方向。矩陣幾何和自同構函數
7。關於半自同構的基本定理和投影幾何
8。卡丹-布勞爾-華定理
9。一頓飯功夫(得出的)一個問題的解
10。1950年後。數論導引,古典群,多元復分析,高等數學引論,從圓周談起。
10』。被王元沿路拖拽。
11。對青年的關心
12。文化大革命,抄家,失去手稿,編程序,優選法,在全國到處跑,從事應用數學和檢視它的理論。
13。1980年的ICME會議
14。如果一個人不怕困難,那麼他或她就不知道什麼是困難的工作。
15。在芝加哥的數學討論班
16。新老朋友。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由於是從英譯本翻譯過來,一來本人不是數論專家,二來本人不是翻譯家,難免有不準確的地方。如有讀者給以糾正,本人感謝不盡。
由此看出,1950年後,華羅庚天才的光輝不再閃爍,吃起他40歲前的老本來。當然這不是華老的過錯,而是那些馬列主義調教出來的左派扼殺了我們民族的天才。左派誤國啊。華老回國剛剛一年,「三反」運動和「思想改造」運動就開始了,於是華羅庚的創造性思維被左仔們斬斷了。
與華羅庚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陳省身。陳省身與華羅庚差不多是同齡人,一個英才已乘黃鶴西去,而陳省身以九十幾歲高齡仍在南開大學發揮余熱。當時華羅庚曾指責過陳省身,說他貪戀西方舒適生活,應與他一起報效祖國。當時陳省身的想法與現在廣大留在西方的學者們的想法差不多,即利用海外優越的研究條件和環境,做出更大的成果,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為祖國服務。陳省身認為他在美國比在中國
能為中國做更多的事情。事實證明,陳省身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得到了數學界最高榮譽之一沃爾夫獎。而且陳省身現在正在為中國的數學事業做著巨大的貢獻。
我們海外的學者是走華羅庚之路呢還是走陳省身之路?我看這個問題因人而異。但如果我們認真審視華羅庚的遭遇,也許有助於我們做出決定。華羅庚在50年初回國的時候,曾寫下熱情洋溢的宣言:「良園雖好,卻非久居之地,。。。」。他的愛國宣言被新華社廣泛宣傳,在海內外影響很大。有許多海外的知識份子在華羅庚的感招下回到了祖國。也有一些知識份子持觀望態度,打算再等個一年半載,看看共產黨對知識份子的政策再說。
華羅庚回國才一年多,共產黨發動了針對知識份子的「思想改造」運動。這也許就是目前海外甚囂塵上的對擁護民主的人士進行「掃蕩」運動的前身。海外學者的思想裡大多有「德先生」和「賽先生」,這樣就自然而然地進入被掃蕩之列。中國的有民主思想的知識份子為何命運如此不濟,在國內一提「民主」便陷入文字獄;千辛萬苦來到海外,想呼吸一下民主的新鮮空氣,卻又被掃蕩派進行思想上的圍剿。如今我們回顧歷史,對當前的形勢有更深的認識。
1951年九月,周恩來作了「改造知識階級」的報告,指出知識份子不應只做學問,而要把自己同人民大眾的利益一致起來。郭沫若認為科學院的思想改造搞得不深刻是因為缺乏討論和批評。根據黨中央有關部門的意見,中科院和其它科研單位的思想改造運動要按照以下幾個原則來辦。
1。徹底批判高校中的封建思想,資產階級思想和法西斯思想(例如崇美,恐美,同情美國,反共,反蘇和反人民思想)。要劃出一條清晰的線把敵人甄別出來。
2。教師們要把自己對資本主義的同情(例如,實用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加以批判。要劃出一條清晰的線把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思想區分開來。
3。消除腐敗和浪費,愛護公物,提倡勤儉節約。
華羅庚於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嚴厲的審查。首先要確定的是華羅庚是人民的朋友還是人民的敵人。不幸的是,華羅庚有把柄被人抓住了。有人把從華羅庚家發現的一張蔣介石的相片上交了組織。這是蔣介石為了表達對華羅庚卓越才能的欣賞,把自己的一張領袖照題了字贈送給華羅庚。華羅庚由於沒有及時銷毀這張領袖相為他後來惹來無數麻煩。歷次運動這件事都要拿出來,成了華羅庚的一個緊箍咒。
今天的掃蕩派是不是有點像交相片的人呢?他們曾經信奉過「德先生」和「賽先生」,但因受到當權者強大的壓力,民主與自由成了魚與熊掌的關係,不舍棄民主就無法在統治者面前獲得有限的自由,於是他們放棄了民主。但放棄民主並不等於要對民主派反戈一擊,沒有人強迫他們這樣做,他們主動選擇這樣做,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做對民主派有更大的殺傷力。於是在統治者的功勞薄上有重重的一筆,將來有論功行賞的機會。今日的民主派比昔日的華羅庚幸運的是,他們在美國健全的民主制度下,合法權益得到充分的保障。而昔日的華羅庚卻是那樣的孤立無助。
華羅庚的任何解釋都無法使他被劃到人民的陣營。一些華羅庚的同事,平時一起研究的數學家為了自保或有立功表現,積極地對華羅庚口誅筆伐,讓華羅庚罡腥誦牡南斬瘛;(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