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是中國固有文化之一,通過科技的發展,這項傳統文化也出現改變,有越來越多的人利用「網上祭堂」來祭祀祖先。
中國新華社說,「網上祭掃作為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文明祭掃方式,滿足了許多無法親自到墓前祭拜的人寄託哀思的需求。」
上網掃墓的人可以在網站上為已故的親人建立虛擬靈堂,寫下要對親人說的話,點燃虛擬蠟燭,獻上虛擬鮮花。
有心的人還可以在網上靈堂為已故親人建立更多的資料,例如「紀念文選」、「歷史相冊」、「活動年譜」等欄目。
網上祭堂也成為維繫家人感情的一種方法,平時各分東西的家人可以透過在網上祭堂的留言而得知近況。
清明典故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少數幾個根據陽曆的節日,是表明氣候變化和農事活動的一個節氣。
不過事實上,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才是掃墓節,最早是從戰國時期晉文公追悼忠烈大臣而流傳下來的。
現在人們只知道清明節掃墓,而不知道寒食節的意義,其實在古代,寒食節的意義遠比清明節來的重要。
傳統掃墓
不過還是有許多人選擇傳統方式到墓地掃墓,因此各地出現返鄉人潮。
臺灣高速公路因為清明假期返鄉掃墓的人潮擁擠而出現大塞車,北部、中部局部路段甚至成為「超大停車場」。
在廣東省發生國內一起祭祖食品中毒事件,報導說至少有100多人因為嘔吐、肚痛、頭暈等症狀而送醫治療。
清明祭祖期間,因為乳豬銷售正值旺季,再加上合格屠宰場供應不及,因此私宰乳豬問題嚴重。
據報廣州市清明祭祖乳豬就有一半以上都是私宰乳豬,衛生情況令人擔憂。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