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吞萬里如虎-林彪的晚年歲月

發表:2001-06-18 01: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秦未漢初的農民起義和諸侯混戰中,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敲響秦王的喪鐘,但最終埋屍荒野。項羽披堅執銳,橫掃千軍,消滅了秦朝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一世之英雄。但是帝國的寶座卻被狡詐虛偽的小人劉邦竊取。同樣,少年時代受辱於胯下乞食於漂母,後來拜將於高臺的韓信,統兵百萬,力挽狂瀾,最終九里山十面埋伏,逼項羽烏江自刎,對四百多年的劉漢王朝立下第一號功勞。然而終於見疑於皇室,賜死於呂后,一眨眼就喪了命。流氓稱孤道寡,地痞坐堂為王的屢見不鮮。歷史總是樂於記錄王候的功績而強迫人們將失敗者說成盜賊土匪!

於是,平民抒發激憤之氣向鬼神嚎啕,貴族忍吞了大冤大枉硬說精忠報國,文人模仿屈原,唱人家不喜歡聽的歌。更有一些好事者,硬要在歷史上找恩怨平衡,編造出一些因果報應的離奇故事,一個關於公元前二世紀的童話說:因為當年韓信冤屈,後來他托生為曹操,不僅真的奪取了漢朝天下,而且使漢獻帝受盡屈辱,而漢的這個最後皇帝的前身就是漢高祖。而那個無罪受冤的英布後來變成居江東、佔地利、輕易割掉漢家三分之一江山的碧眼小兒孫權。因為善良豪爽而失敗的項羽則成為正統的漢家帝室之冑劉備,諸葛亮的前身則是項羽的軍師範增……然而他們只能變成劉備、曹操、孫權,而不能變成華盛頓、林肯和孫中山。民主的精靈離開那個時代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如果歷史的神秘真的有這等功力,那麼誰能編造一個故事解釋林彪和毛澤東的恩怨關係,揭示他們君臣間傾心的依賴和刻毒的攻犴嗎?歲月的風塵依然這樣沈重嚴密,這樣漆黑一團,人們的隋性漸漸承認了劊子手的陰謀,殺人的元凶依然作為那個旗幟上的圖騰,欺世盜名的偽君子仍然保護著那個磐根錯節的集團,只有被害者仍被關押在歷史的鐵牢裡,密封的黑幕使人聽不見那些冤魂的沈重喘息!但真理和真相是倔強的,它們不斷撒下一些東西作成路標,引誘人尋覓那個『不』。

一、靜默的神與出汗的人

這個平民出身的貴族,身材矮小,其貌不揚。除了他的兩道濃重的眉毛外,誰也看不出來他有什麼驚人的地方。但他是中國當代、尤其是中共歷史上很重要很有魅力的人物。幾十年裡,他身邊一直迴繞著千軍萬馬。即使在最寂寞的日子裡,他的生活環境也熱熱鬧鬧。他就是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三軍副統帥、毛澤東的法定接班人林彪。

林彪的主要住所有三:毛家灣、蘇州的別墅和大會堂。春天他喜歡住在蘇州,江南的春天最叫人神往,有時一直在那裡度過冬天。秋天天高氣爽,北京有別處難以比擬的神韻,他們通常住在毛家灣。夏天天氣炎熱時,他和其他首腦人物一樣,從自己的官邸搬到大會堂住上兩三個月。

他通常住浙江廳。那是一間長方形的大廳,面積不亞於一個籃球場。兩架高大的屏風寧立在門的前端。屏風上繡著孔雀展翅的圖案和放大了的毛澤東詩詞「滿江紅」的手跡。大廳的整面牆壁都被墨綠色的金絲絨帷幕掩住了,大紅的沙發顯示著王室自在的高貴和故意裝點的熱烈,每天的情景都是這樣:工作人員進進出出,輕重不同的說話聲,緩急各異的電鈴聲、自製的咳嗽和風格不同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各種華貴的吊燈和壁燈照射著這個密封而高貴的世界。那是一個多麼喧鬧的環境!他要過濾從五湖四海彙集來的消息,他必須和所有的貴族交換意見,他不得不隨時理順關係以便保衛自己的安全並力求取得更大的利益。糾纏與和解,衝突與鬆弛,傾斜與平衡,上層的勾心鬥角與平民的生死溫飽,從瞬息萬變的世界風雲到花樣翻新的雞毛蒜皮醜聞逸事,都在這裡發生。常言說:侯門深似海。這個海整天都浪花翻騰。不然的話,那些車隊的司機、廚房的師傅、分管各種事務的秘書和管理員,不會整天都那麼忙忙碌碌。

可是,處於中心地位的那個人卻總是顯得異常寂寞,甚至可以說是太寂寞了。他不僅將秘書放在辦公室的帷幕後邊,連自己妻子的休息室也安排在很遠的地方,他誠心是要避開喧鬧,獨自欣賞安靜在雲水翻騰的海洋裡,他就像緊貼著海底的巨石有時,帷幕輕輕抖動一下,人們可以瞥見他的銀灰色便裝和光禿禿的頭頂,可馬上就消失了。他慢條斯理地踱出來,如同可遇而不可求的神靈,倏忽一閃就不見了,他怕光、怕風、怕水、怕劇烈的聲音,怕驟變的溫度,怕人多,怕疲勞,怕囉嗦,怕很多常人不怕的東西,儘管這個無往不勝的戰爭之神並不喜歡那些不得要領的助手,也不輕易麻煩他們。他不喜歡熱鬧,有人說是性格,有人說戰爭留給他太多的毛病--有些毛病已經滲透到心理和神經之中,一般的醫療方法對其已無際於事。

他的生活的主要內容是沉思,在無聲、無光、無色彩的氛圍裡,他幾個小時幾個小時地靜默著,如老僧入定,似老叟承蟬。連向來深居簡出,話語不多的鐵腕首領鄧小平,也不止一次讚揚過他:我佩服林彪的沉思和寡言。是的,所有形式的沉思都是他所喜愛的,坐著,站著,不時地走動著,自言自語著,咀嚼著炒熟的黃豆,偶爾劃一根火柴,黃昏時到院子裡的小道上,下雨天在厚重的窗簾後……每天他都那樣坐五六個小時,上午三個,下午少則兩個,多則三個,只有在無風的黃昏,他才到院子裡走一會,光線強烈時絕對不行,即使睡覺,在夢中,他也不會停止思考,他有時突然從床上爬起來,叫秘書記錄夢中思考的結果,這些結果和白天形成的文字往往絲毫不差,為了防止過錯,他立下規矩:所有他批閱的電報和文件,一律押三個小時後再發。

在神聖的大會堂裡,他這樣靜默。在幽靜的別墅裡,他這樣靜默。在毛家灣他的家裡,也是這樣用沉默打發日月,毛家灣的院子裡有幾棵高大的皂角樹,螺旋狀的大皂角在樹上吊著,當皂角搖晃但互相不能碰撞時,當夕陽的光輝不能清楚顯示物體的邊緣時,那風和光的度數就是他可以忍受的這時是他出來散步的機會。一旦那些皂角能互相碰撞並且發出聲音,環境就已經不適合了,這是一個標誌。

沒有皂角的時候,就看煙囪裡冒出來的煙。毛家灣四周都是是高牆。東邊是一家醫院和解放軍總政治部,向來安靜。北邊是地安門西大街,但平常車子少,噪音不大。毛家灣北部並不臨街,它的鄰居是解放軍出版社,即平安裡三號。當時有人曾要設立一一五路電車,終點站就在毛家灣和平安裡三號之間,但沒有得到毛家灣的同意,原因是聲音,毛家灣的西邊是一些民房,要有好遠才達到西四北大街。那些民房通常是非常安靜的,連吵架的都很少,毛家灣的南邊更安靜,如果不是茅屋胡同那裡有個解放軍文藝社,來往的人更少,在毛家灣和大紅羅廠大街之間,有一家小工廠,工廠裡有個煙囪,一天到晚都冒著懶洋洋的半黑半白的煙,當那裡的煙姐夠向正上方升三四米時,是林彪可以散步的機會。但他對這種美好的室外散步並非十分在乎。如果室外不行,他就在室內散步,而且好像那是他更喜歡的形式。

一句話,他的整個生活就是靜默和思索,絞盡腦汁,搜腸刮肚,他並不奇怪,幾乎所有的高級首腦都是這樣決策,他們不相信別的體制,即使死在那種形式裡也在所不惜。每天的生活就是琢磨怎麼對付人,怎麼搞到和保持這個權力,一直到死。如果一個人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神聖化,就一定會相信,那個形式能拯救一切,他不厭其煩地那樣重複著看來極其枯燥極其乏味的生活內容,唯一與外界聯繫的是那些不斷傳來傳去的文件。他從那裡發現政治的冷暖陰晴,在那裡比賽地位的高低和精明的程度。每一條批示裡都能尋找到權力變化的蛛絲馬跡,每一個園圈中都有遠近親疏,那是真正的貴族遊戲,非常嚴峻,非常複雜,稍微掉以輕心就會掉進人為的陷阱和魔鬼的圈套,這是最殘酷、最難控制的戰爭,所以他和他們都需要儘可能的安靜。

他最不能忍受的是別人突然打亂他的思路。突然的干擾能使他產生一種情緒反射。他一生最不能控制的就是這種情緒,連他的妻子葉群都是說不清那種情緒是什麼。這種情緒不經常發生,但是一旦發生,就會顯示兩端個非同尋常的症狀:一是心悸流汗,二是大小便失禁。這時,戰爭之神什麼都是不能做,不僅不能看書、叫匯報,連吃飯都是有困難。只能臥床休息,絕對的臥床休息。輕微的流汗只需要躺下休息一會兒,重時要休息四五天,一切恢復以後,他才能繼續那種生活。他沒黑無白地考慮他的問題,在陰暗的屋子裡制定大大小小的軍事和政治方案。他介入政治生活的方式,通常是聽秘書講文件並由秘書代他在文件上畫圈,他表示同意時,就掄起骼膊在面前劃一個圈子,秘書就在文件上劃一個同樣的記號。如果有話要說,就由秘書記錄。他不同意時,就說「不予答覆」,或者做一個壓下去的手勢。

這就是林彪的生活。如果你還要知道別的,那麼只有一點可以補充:他很喜歡孩子。無論是女兒林立衡還是兒子林立果,他都喜歡。林彪解放後到蘇聯養病,就是帶著六歲的林立衡去的。他給女兒的名字-豆豆-也是來自他喜歡嚼黃豆的緣故。與之相關和另一個秘密就是:這兩個孩子和母親-林辦主任葉群-的關係都不好。林立衡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葉群生的,派人專門調查過。林立衡一直查到自己的出生證,上面赫然寫著她的媽媽葉群的名字,她才不情願地承認那個可悲的事實。這就是林彪,他的生活內容非常簡單,他活得非常慎重。可是,他突然死了。他的死亡對那時的中國來說,就像晴天的霹靂,把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都是震懵了。二十年過去了,人們從官方的路標小心地繞過去,發現了大不相同的真相。

二、死得不明不白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是個震驚世界的日子,那幾天,中國(應該說是中國大陸)天空沒有一架飛機,官方幾乎停止了一切外事活動,從華盛頓到巴黎,從東京到臺北,都猜測大陸發生了重大的事變。最初開始傳說林彪死訊的中國人小心得無以復加,簡直是膽戰心驚。有些傳播小道消息的人被人報告到公安局,大約有八千人因此而被動捕,罪名是「用死來詛咒林副統帥」,「反對毛主席的接班人林副主席」。後來的官方說明是:「林彪急於搶班奪權,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英明果斷,敬愛的周總理堅決鬥爭,林彪及其死黨叛國投敵,匆忙中準備不足,飛機墜毀於蒙古的溫都爾汗,落得個折戟沉沙,暴屍荒野,死有餘辜,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

但是,整個事件的官方解釋總是給人臨時拼湊的感覺,它過分了草,在人們的震驚過去後,陸續有人提出問題,渴望探求林彪的死因。

這些至今仍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釋的問題是:

一、毛澤東是怎麼事先發現林彪的反革命計畫的?是不是有人事先向毛澤東報告了呢?
如果有,那麼這個人或者這些人對毛和周都是很大的功臣,無論當時還是後來,都要極力表彰的。用那樣的好例子描述林彪事件,也省得用那些皮毛的材料。在有關九.一三事件的所有證據中,最重要的就是林立衡的電話,但林立衡當時只不過是問周「我父親為什麼晚上要旅行」,其它比如所謂暗殺毛等事情,林立衡在告密時根本沒有涉及。

二、九.一三事件是不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合謀的一次政變?是否他們安排了置林彪於死地的攻擊措施?而林彪逃跑和反抗只是為了避難求生,保護自己?

有一篇文章說:七○年十二月北戴河華北會議結束後,毛親將北京軍區換上了鐵桿保皇派許世友的軍隊,即三野力量,又在七一年一月實行了對北京軍區的改組(即當時所說的摻砂子),林彪很不高興。林對毛澤東十分不滿,所以「五一節」在天安門一閃即失。這個舉動使毛警惕林彪的造反。可是,如果林彪有陰謀的話,還會對毛那樣表示直接的不恭敬不理睬嗎?他是那樣喜怒於形的人嗎?

整個事件看起來就像周、毛誰也沒做什麼,靜看著一個大將軍坐上一架劣等玩具似的飛機,飛了一會兒就掉下來摔死了。毛和周在林彪死前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他們是那種「人犯我,我也不犯人」的善良的弱者?

三、即使相信林彪是乘坐三叉戟出逃的,可是為什麼三叉戟會墜毀?事實上,它的油足夠到達伊爾庫茨克的。它完全沒有必要在那個開闊地上冒險降落,飛機機翼上那個圓形的大洞,到底是被武器擊中的呢,還是提早在飛機起飛前安放了定時炸彈?

俄國公布的檢驗結果是:該飛機上的屍體均致槍傷,屍體上有槍彈藥孔。蘇聯和蒙古的醫學專家分別對屍體進行了細緻的檢驗,結果都是:死者年齡在二十五歲到五十之間,死者中唯一的女性,是一位沒有生育過的中年婦女,當時林彪是六十四年,葉群是五十歲,而葉群生有一女兒(栓柱註:那林立果就不是葉群生的了?),飛機上那九具屍體中到底有沒有林彪和葉群?

如果蘇聯的調查結果不對,為什麼中國官方不發表中國使館的驗屍證明?

一位蒙古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曾經親臨飛機失事現場並瞭解屍體檢驗結果,在他訪問日本時,日本方面有關林彪事件的研究者特別招待他,在醇酒和女人的無拘束氣氛中,這個蒙古官員證明說:「飛機上的人沒有女的,也沒有一個超過五十歲。」他在說「沒有女的」時,還幽默地用手托了托自己的胸部。

飛機失事當天,駐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使館在發給北京的第一份材料中也曾說:「飛機上的遇難者,在二十五到五十歲之間。」周恩來命令將這個報告封存到中央保衛局--那是汪東興的地方,這是為什麼?

四、一九九○年四月十八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蒙古人民共和國副政委安巴亞爾的證言說:那架中國飛機上的遇難者,沒有林彪和他的妻子,他認為,按照國際慣例,中國應當將屍體弄回去的。無論為了保存還是檢驗,就地掩埋是非常陰暗的行為,既然說屍體中有林彪、葉群等重要人物,為什麼不把屍體按照國際慣例運回中國,偏偏就地埋葬呢?

五、林彪不是個性急躁做事了草的人,為什麼歷來指揮若定的大將失去了行動章法,甚至顯得無能、畏縮、懦弱和呆滯?林彪殺毛的計畫為什麼愚蠢地選擇了許世友--一個反對林彪的將軍--的地盤?

林彪是名將,如果他知道政變計畫和殺害毛的佈置,就要有一整套應變計畫,怎樣嫁禍於人,怎樣控制形勢,怎樣宣傳造勢,甚至要安排好失敗後的避難,他似乎不應當將北戴河作為指揮中心,那裡交通不便,對方耳目太多,不利於行動,是不是他本來就沒有逃跑的企圖,更沒有暗殺毛的計畫?

整個事件幾乎就是葉群和兒子在忙碌,林彪就像一個被搬來搬去的木偶,一個指揮千軍萬馬,從東北到海南島橫掃千萬軍如卷席的林彪會將這樣的滑稽了草的計畫付諸實行?那樣清醒縝密、那樣獨斷專行的林彪,會在這樣事關生命定義的嚴峻大事上被一個愚蠢的女人和乳臭未乾的孩子左右?而且,林彪是善於指揮集團軍作戰的戰略將領,為什麼只使用空軍?

六、香港<鏡報>一九九一年有連載文章--<相見時難別亦難>--描述葉群當年選美為林立果所挑的對象張寧訪問林立衡的過程和感想,在那篇文章裡,張寧肯定地說:「其實,當年關於林彪的定性定案,以及所謂五十七號文件,是四人幫一夥盜用林立衡的名義,欺騙了世界輿論。」

該文還指出另一個疑點:有關部門到現在還不歸還林立衡和林家的財產,藉口是那些東西「被別人佔用了尚未歸還」。汽車、傢俱可以佔用,難道那些私人筆記,照片和衣物也被人佔用了嗎?是不是怕露出與官方描述不一致的證據?「四人幫」已經完蛋了,那麼現在是誰在控制呢?難道那些證據對現在掌權的人有什麼危害?或者可能構成對那些已作定論的「正人君子」的否定?

七、<北京,最寒冷的冬天>一書作者夏之炎先生對林彪的死亡時間提出質疑:他說:林彪謀殺毛澤東到底是哪一天?官方是說法前後矛盾,七一年的一號文件說是九月十日,但在兩年後,林彪專案組的報告和周恩來在「十大」報告中都說是九月八日,後者是經過調查後作出的,如果是八日,可是到十二日傍晚林彪還在聽音樂會?這和林彪一貫的認真細緻的作風不太符合。

林彪的那個所謂「手令」到底是一件別是事情還是指的行刺計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